安踏的年报显示,虽有宏观压力,但运动鞋服行业在2022年依然稳中有增,增速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反映国内消费者对运动鞋服需求的韧性。李宁则在年报中提到在线消费:“在线消费领域仍保持较健康的增长,部分升级类消费优于整体,消费市场发展韧性持续显现。”
华利集团则称,公司已经是全球领先的运动鞋专业制造商,是耐克、Puma、New Balance等11个国际品牌的核心供应商。
市场占有率上升
共创草坪年报显示,公司是全球产能最大的人造草坪生产企业,产品远销美洲、欧洲、亚洲、大洋洲、非洲 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根据第三方机构(AMI Consulting)发布的全球人造草坪行业数据,按销量口径统计,公司2021年全球市场占有率达18%,是全球生产和销售规模最大的人造草坪企业,处于全球人造草坪行业龙头地位。
生产制造针织运动服饰的健盛集团(603558.SH)2022年报中表示,由于俄乌冲突、中美关系等不利因素的叠加影响,海外需求下降导致客户库存增加,造成了出口的较大波动,上半年维持了较好的景气度,下半年转弱。
当然,也有经营不善的企业。曾是湖北省第一家“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单位”的*ST明诚(600136.SH),2019年至2022年连续4年亏损,已经资不抵债,现在正在预重整。
体育产业上市公司包括产销运动设备、服装鞋帽以及运动食品的公司。部分公司海外客户较多,这些公司不同程度受到2022年的国际局势及国内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
中信证券研报分析,疫情冲击运动鞋服行业2022年销售,但国产品牌在产品、营销、渠道端仍在持续进步,安踏、李宁、特步市场份额在增加,充分把握了海外品牌退潮后留下的市场空白。各公司在财务端展现了突出韧性,营收稳健增长的同时维持高效运营周转,并通过费用控制收窄净利率降幅,普遍交出了超预期的业绩答卷。
疯狂体育在年报中称,北京冬奥委会令“三亿人上冰雪”的承诺目标成为现实,卡塔尔世界杯更是创造了收入新高。公司利用先发优势,在世界杯期间吸引大量新增用户,营收和用户规模再创新高。
体育产业上市公司2022年业绩靓丽,既有此前积累优势,更有公司的努力。
李宁方面称,步入2023年,疫情管控政策进一步优化,有望支持消费市场逐步复苏。公司将紧紧把握疫后复苏的市场机遇,加速高质量成长。
安踏在年报中表示,公司的品牌美誉度通过北京冬奥会和残奥会的契机取得了历史上的突破。要抓住此次催化品牌升级所带来的机遇,竭力深化消费者心目中“安踏”与“奥运”的关联度来提升品牌价值。
但是,利好动力同样存在。
体育产业上市公司2022年的业绩亮点频频。
2022年北京冬奥运会和残奥会顺利举行,中国运动员在冬奥会取得突破,进一步激励国民参与体育运动。2022年12月,我国发布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中明确提出,促进群众体育消费,为体育产业发展带来新增长机遇。
361度称,北京冬奥会和北京冬残奥会的顺利举行,中国女足在亚洲杯中的胜利,进一步提升国民的民族文化自信,同时带动“国潮”大势,为国内体育行业的发展注入增长活力。
361度乐观看待未来环境,公司称,国内体育用品行业受政策支持引导、全民健身意识深入渗透、国内外体育赛事催化激励等多重因素共振,高景气度基调有望维持并继续巩固。
共创草坪展望2023年的重点工作包括,建设海外工厂,深化全球布局。公司将积极推进墨西哥年产人造草坪1600万平方米生产基地项目建设,高质量完成项目规划设计、设备和原辅料采购及人员招聘等工作,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争取项目尽快完工投产。
为鼓励和引导体育企业特色化发展、专业化运营、精细化管理,今年4月26日,国家体育总局公布了49家体育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及9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名单。国家体育总局要求,相关部门要加大体育企业的培育力度,推动体育企业做精做强做大,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为恢复和扩大体育消费、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截至今年5月4日,共有27家A股和港股体育产业上市公司公布2022年度经营业绩,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增长的公司分别达16家和13家。包括申洲国际、华利集团、共创草坪等7家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幅均超过10%。这27家公司2022年末员工数量比2021年增加13935 人。
安踏、361度和疯狂体育(0082.HK)等公司谈到了奥运对公司业务的推动。